11月28日,第八届中国-东南亚国家海洋合作论坛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在论坛上主办了蓝色市民主题边会,这是我国与印度尼西亚合作开展蓝色市民倡议行动的启动活动。
本场边会的主题是“蓝色市民倡议行动,赋能海岸带社区”,由中国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与创新署联合主办,活动得到印度尼西亚海洋与渔业部、印度尼西亚丹格朗市、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的支持。
边会由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与创新署人口研究中心Syarifah Aini DALIMUNTHE女士主持。中国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副所长陈彬研究员通过视频连线致辞,他指出蓝色市民倡议通过促进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4以及联合国“海洋十年”相一致的负责任的海洋管理,促进海洋知识传播、保护和可持续海洋实践,将在增强沿海社区韧性发挥重要的作用。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与创新署(BRIN)“海洋十年”国家委员会主任Wahyu W.Pandoe博士在边会上致辞,他表示BRIN作为蓝色市民倡议的发起方之一,将在推动可持续海岸带管理的研究和创新方面发挥作用,并支持推动蓝色市民社区赋能的行动。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心)首席科学家刘正华研究员在边会上介绍了蓝色市民概念内核及框架。印尼泥炭地和红树林恢复机构负责人Ir. C. Nugroho Sulistyo Priyono博士在发言中强调了红树林修复对于海岸带韧性和社区赋能的重要性。丹格朗市代表Ujang Sudiartono先生介绍了丹格朗在红树林补种、水产养殖和社区惠益方面所做的努力。SEE基金会海洋保护高级项目经理张晶介绍了蓝色伙伴关系倡议行动。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心)张继伟主任在边会上总结发言,她表示今天的边会是中国-印度尼西亚蓝色市民社区合作的启动与开始,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加强政府、研究机构和私营部门之间的伙伴关系,以推动和打造蓝色市民社区为抓手,形成以行动为导向的蓝色市民网络,以支持可持续的海洋实践和海洋福祉。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代表团还将在论坛期间和参与蓝色市民倡议实践的印尼多个部委代表、地方政府代表交流,并赴丹格朗实地调研蓝色市民社区合作项目,争取推动该项目成为2025年中国-印度尼西亚建交75周年庆祝活动的亮点活动。